Hong Kong Tramways 香港電車114週年系列 – 電車底盤歷史

香港電車使用的底盤屬於pendulum truck,bogie (轉向架) 較多形容鐵路,直譯不夠貼切。現時使用的電車底盤,並非50年代產物,而是可以追溯到1925年!

電車底盤主要分為四款:

1. Peckham
現時大部分電車底盤屬於Peckham款式,源自美國人Edgar Peckham的設計,Edgar於1906年在倫敦成立Peckham Truck & Engineering Co. Ltd.。

1925年至1937年期間,Brush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. 為香港電車專利生產8′ 6″ Peckham底盤 (P22型及P35型),在杯士箱 (axlebox) 外殼可以見到”Brush”字樣。少數仍然刻有”Peckham Truck”字樣屬於更早時期,較為罕見。

2. Maley & Taunton (M&T)
Maley & Taunton Ltd由Alfred Maley 和 Edmund Taunton兩人於1926年成立,初期向香港電車供應氣掣配件 (air brake),1938年後,取代Peckham生產底盤。

二戰結束後,戰後式電車部分使用新M&T底盤,或從退役的戰前式電車轉移的Peckham和M&T底盤。M&T底盤1961年停產。

3. 太古船塢/電車公司底盤
1961年後,底盤改由太古船塢 (Taikoo Dockyard) 提供和電車公司自行製造。根據1970年官方紀錄,電車底盤共有174個,另外有20個用於2-21號拖卡,由太古船塢建造,這20個底盤相信已經隨拖卡一併拆解。

1986年電車進行翻新,163部戰後式電車使用的底盤連同備用底盤,被轉移到翻新車和新木頭車上。2011年,這批底盤再次被轉移到新鋁製電車上。這就解釋為何有些底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。經過多年車輪、摩打等已換成新的,唯有杯士箱和車底鐵 (side frame) 仍是原裝。

外型方面,Peckham底盤的車底鐵較幼,M&T底盤則較粗。而電車公司底盤乃參照太古船塢製造,兩者外型相似。每個底盤都有編號刻在車底鐵上,編號越細,年份越久遠。車身和底盤維修期間可以分離和轉移至其他電車,由工程部紀錄底盤編號的變更。

2015年,工程部研製出一個全新的100號底盤,原本的100號底盤其後改編號184。這個新底盤在新100號 (原為43號) 進行測試。隨着新底盤計劃安裝在新車上,意味這批舊底盤將會消失。

詳細內容:英文版”Hong Kong Tramways”

https://hktramways.com/en/tram-souvenirs-detail/37/

One Reply to “Hong Kong Tramways 香港電車114週年系列 – 電車底盤歷史”

  1. Alas I do not speak Chinese. I am in the UK and own the lower saloon of a Lytham tram. It requires a Peckham p22 truck. I notice these are being phased out in Hong Kong and wondered if I’d be able to buy one – or at least a pair of side frames.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drom you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