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號


 

 120

120號的魅力,在其懷舊的外表。120號有什麼獨特的歷史意義呢?要從戰後說起。

這張舊照展現了50年代戰後不久的中環德輔道中電車恢復服務的景象,細看之下,中間一部電車的路線牌比前方的「戰前式」電車細,就是120號。

二戰結束後,車隊受戰火破壞需要重建。1949年最後一部「戰前式」電車119號出廠後,新任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莊士敦 (CS Johnston) 設計一款更為流線型的電車,這就是「戰後式」電車 (Post-war tram)。120號是第一部的樣版車 (prototype),1949年10月19日正式行走。

 

120號出廠初期,仍然保留「戰前式」電車使用的救生網,前門連接一條通往上層的直樓梯,左邊車身下層的路線牌置於較後位置,上層前後車窗未有安全圍欄 (safety bar),車頭前端亦未裝上遮陽板 (sun visor) (箭咀示)。

 

 

 

外觀方面,原裝120號有四大特點:

◆上層前後車窗較大

◆上層前後車窗有安全圍欄

◆路線牌在中央

◆車身高15呎,比一般電車略高2.75吋

 

早期的120號和所有「戰後式」電車一樣,電車車身髹上深綠色 (Brunswick green), 窗框髹上啡色。兩邊旁板標有“HONGKONG TRAMWAYS LIMITED”字樣。

 

這張50年代初期的灣仔莊士敦道,120號載滿乘客,相信正在試車,不過上層乘客集中在沒有圍欄的車頭,尤其是站着的真是頗為驚險。其後為防止乘客跌出窗外,120號在上層前後車窗加裝了安全圍欄。

 

其後參照120號建造的「戰後式」電車 (1-119, 121-162),路線牌改低,上層前後車窗細4吋,沒有扶手。下圖可以見到兩款車身的分別。

車廂方面,120號座位總數為68,比「戰後式」電車的63為多。上層為2+1式籐椅,下層為直排對坐長櫈,頭等乘客在前門上落,三等乘客則在尾門上落。

 

 

電車在1972年取消等級,左邊車尾加設一條旋轉樓梯,由於跨過長櫈,因而形成了一個暗格位。1977年電車取消售票員,尾門安裝旋轉閘 (turnstiles),並在車頭安裝收費錢箱。自此乘客上落車付款的模式便定型為「後上前落,落車畀錢」,維持至今。

 

 

1979年7月29日,電車公司特意安排了120號用作私人派對專車,讓一眾公司同事在車上舉行派對慶祝成立75週年。車身掛有寫上“75 Years of Electric Tramways July 1904 – July 1979   七十五週年電車紀念日”的橫額。120號的車身亦換上淺綠色 (Tramways green),窗框髹上深綠色。這次相信是旅遊車出現前,首次有電車用作「電車派對」的服務。

 

1987年電車進行車身重建,120號和其他「戰後式」電車一樣,車身結構已出現老化耗損,初時電車公司有意將120號原車保留,亦嘗試將救生網閘 (life-guard gate) 和救生網盤 (life-guard tray) 拆除换上泵把 (bumper)。

 

 

事實上,當救生網閘受到撞擊時,連接的救生網盤會垂下,防止乘客被捲入車底受傷,具有安全的作用。

 

 

 

1987年至1991年期間,120號由散件式廣告換成一個手錶全車身廣告,直到退役。

為了延續120號的歷史,1991年10月,電車公司決定將原車120號退役拆毀,由Leeway建造新車身,以砌車的方式將同期退役的86號的部分車件,如下層長櫈和散件廣告舊物再用,令120號重生。下層櫈底的「86」字樣,可以證明是源自退役的舊86號。車廂下層亦特別裝有一塊水牌,說明是仿照當時年代而建造。

水牌以中英文刻上題字:

「此電車由香港電車公司製成   仿一九四九年時之款式藉以保留香港該年代作為存念」

“Hong Kong Tramways Ltd This tram has been restored to the 1949 style to preserve Hong Kong’s heritage”

這是1991年退役前的120號 (左) 和復刻版120號的上層照片對照。值得留意的是上層座椅的排位。舊120號是1+2模式,不過原來復刻版120號初期是2+1模式,其後才改回和舊120號一樣。

1992年建造予英國西北的Wirral電車博物館的69和70號,2012年建造予海洋公園“香港老大街”的201號,同樣按照現時120號的車身設計。不同的是兩部在英國的電車是行走標準軌距 (1,435mm)。

所有「戰後式」電車的下層車尾,都有一個電阻箱 (resistor box),行車時外表會燙熱,乘客有機會被燙傷。2001年,復刻版120號基於安全緣故,將車尾的電阻箱移到車頂。

現時只有旅遊電車28,128號和遊覽電車68號仍然保留電阻箱的位置,並標有「小心燙手」的字句。

 

 

 

2017年2月,120號進行車身內外大修,換上全新的散件式廣告,並翻髹水牌。

因此,復刻版120號是取代了1949年的120號,結合了原裝120號 (上層前後大窗) 和戰後式 (路線牌較低) 的特點,同時保留了車底的救生網 (lifeguards)和英式控制器 (controller)。而車廂的圓形燈泡和籐椅,在其餘電車使用光管和塑膠椅的對比下,更顯特色。

 

 

 

 

重溫復刻版120號報導:

二戰重光後第一部電車 120號電車今日69歲生日 2018.10.19

香港唯一復刻電車 復修後掀追蹤熱 2017.07.04

 

One Reply to “120號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